看这个社区如何打破“僵”局,开辟治理新路径
当你推着电驴,想要在车棚里找一个停放位置,抬眼一看,却发现“僵尸车”占位。为了解决这一顽疾,嘉定工业区裕民社区发起一则“小电驴归棚”项目,经过三年实践,社区治理与社区自治相得益彰、逐步进阶,参与其中的居民也越来越多。来今年3月底,裕民社区试点推行“僵尸车”公益兑换行动,以集中兑换活动和定期上门回收的形式,清理出一批“僵尸车”,为破解小区停车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腾出的空间我们可以改造成集中充电位,有助于解决电瓶车楼道充电问题,一举两得。”初战告捷后,裕民社区的社区合伙人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扩大“僵尸车”公益兑换的知晓度和认同度。于是,社区干部们开展了一场“头脑风暴”。
“这些闲置车有没有可能再利用?”
“我们可以办一场亲子DIY活动。”
“然后再开展一场不一样的项目总结会,让更多居民知晓。”
趣味活动,全民共参与
8月24日,裕民社区升级了“小电驴归棚”3.0系列活动——“爆改乐分享,解锁绿色趣生活”主题活动,由社区居民胡先生为发起人,集结5组家庭,展示了自己设计制作的创意变废为宝手工作品,由居民们进行投票。
5组家庭前期在家中制作了与“废旧非机动车”相关的单品作品,如彩虹小车、电瓶车坐垫套、由废旧轮胎改制的lucky“幸福猫窝”、“逗花”号快递小推车、冬天必备的“单车护手”……大家现场展示并讲解自己设计制作的创意以及变废为宝的绿色生活理念,并组织大家进行投票,pick出心中最喜爱的作品。
小区居民胡先生对此说道,“我虽然只是一名租户,但是我能看到、感受到小区里各个方面的建设离不开社区治理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的努力和社区的大力支持,我也想通过我的方式在活动中做点什么来回馈我们的社区。”
活动负责人表示:“大拇指贴获得的数量不管是多也好少也好,重要的是能走出来,参与社区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那一份心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裕民社区希望越来越多的居民能够加入到我们社区治理的团队,一起将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居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为了这次活动,社区前期热身还于同月8日开展了一场题为“闲车‘焕’新衣,多巴胺单车绘画”主题活动。社区亲子家庭把非机动车棚里的废旧单车通过描摹美化的方式,让它们摇身一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
活动现场,家长和孩子们以废旧单车为“画纸”,尽情发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小区“美术达人”徐敏婕的指导帮助下,清洗、勾线、上色……不一会儿,一辆辆风格各异、充满艺术气息的“多巴胺单车”呈现在眼前。
小朋友们表示,看着自己亲手改造的单车扮靓小区环境,有一种成就感,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治理“僵尸车”的意义所在,“这些单车现在不仅是艺术品,也是推广‘僵尸车’治理行动的宣传品。”
在所有”多巴胺单车“绘制完成后,它们被一一摆放至社区的公共空间,在花卉的点缀下,为社区环境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项目总结会的开展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也充分引导居民对社区安全感满意度、社区网格治理、社区自治力量的知晓,通过增能提质的总结会,提高了社区合伙人的治理能力,也肯定了社区“僵尸车整治”所开辟出的治理新路径的正确性。
收获总结,自治理念深入人心
自今年3月起,裕民社区开展了区级自治项目“小电驴圈类归棚3.0”,截止目前清水颐园小区共有67个非机动停车棚,且全部加装了悬挂式灭火器,安全加倍。
在5月25日的社区幸福日——裕见幸福向民而行的主题活动上“幸福商圈合伙人联盟”的成立后,“社区合伙人”的出现频率越来越多,他们是社区达人、自治骨干,亦或是绿色志愿者、红色社区党员,他们理念相和、志趣相投,一起为社区治理贡献着力量。
为了让居民主动清运废旧、闲置的“僵尸车”,助力小电驴真正归棚,让小电驴有位可停,社区合伙人们已共同开展一系列丰富的小电驴圈类归棚主题活动。
社区会通过开展项目总结会,定期总结项目成果与成效,项目经验,反思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思路,也将在今后的自治工作中,继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引导社区治理合伙人的力量,提高合伙人的治理能力。
项目负责人也表示,希望通过项目化的运作,极大程度上能够凝聚居民,社区达人、志愿者、党员、共建单位、商圈等各方社区治理合伙人的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从公益兑换到闲车“焕”新,从单一的解决问题到长久地转变观念,裕民社区在探索小区“僵尸车”治理的道路上不断总结经验、巩固整治成果。“治理过程可能众口难调,但我们始终相信这是一个机会,社区治理只有找到共通点,享受平衡点,才能一起到达终点。”社区党总支书记曹雪萍表示。
从实际需求出发,自治项目紧扣民心、民意、民生,真正满足居民的需求,切实提升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