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莓”好时光,乐享花开!嘉定工业区第七届草莓文化节暨春季村晚沥江生态园“三花节”开幕

阳春三月,花开满园,正是一年“莓”好时光。3月23日下午,嘉定工业区第七届草莓文化节暨春季村晚沥江生态园“三花节”如期而至,一起共赴这场专属春日的味觉与视觉双重盛宴!

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何冬英,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超,工业区党工委副书记樊卫东启动嘉定工业区第七届草莓文化节暨春季村晚沥江生态园“三花节”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嘉定工业区富有本土特色的两大传统节庆活动,草莓文化节和沥江“三花节”今年首次成功“牵手”,“双节”叠加推动工业区北部重点农业文旅点位协同发展,连线成片发挥规模效应,以文旅资源助推乡村振兴、赋能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园区营商环境。

李超在致辞中表示,嘉定工业区将进一步优化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新途径,让生活、工作在这里的市民群众和企业职工,真切地感受到产城乡融合发展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乡村因青年而兴,青年因振兴而聚,“青春农好”青年直播助农平台正式启用,一支由归国留学青年、新兴青年群体、“三农”青年等组成的“青主播”团队将借助这一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方式,为嘉定工业区的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等代言,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村产业的发展。工业区党工委副书记朱琴为青年主播颁发聘书。 

灯塔村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2024年服务菜单新鲜出炉,通过统筹协调政府资源、整合凝聚校企社资源、盘活激发达人资源,分级分类设置了“红色莓丽”党群活动类、“莓好生活”便民服务类、“趣玩莓丽”休闲服务类、“莓丽家乡”文旅服务类以及“莓你不行”特色活动类等项目。工业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罗惠兰发布菜单。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活力之源。仪式上,4家设立于企业、乡村、产业园区的我嘉秀空间-上海大学嘉定科技园、沥江生态园以及我嘉阅空间-沃尔沃汽车、灯塔村莓丽乐园成立,依托“空间+多元主体”的文化服务新模式,更好满足高端人才、企业职工和当地群众的多样文化需求。工业区党工委委员居熙,工业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峰为代表授牌。

工业区党工委委员吴晓岚发布“五共丰灯”毗邻党建走亲计划。按照“走亲计划”,嘉定工业区灯塔村和江苏省太仓市科教新城新丰社区将通过“队伍共建、经验共享、生态共治、文体共办、产业共促”,实现深度融合,携手谱写区域协作新篇章。

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农灯”草莓合作社代表张莉、维高果蔬合作社代表沈燕燕现场发起《嘉定工业区“诚信农户”倡议》,呼吁广大农户守法经营、诚信服务,共同擦亮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名片。

“双节”首日,来自园区企业的经营者、人才代表、青年员工、属地高校的外教职工和市民游客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在沥江生态园的自然风光中,组队参与趣味打卡定向赛,沉浸式享受乡村美景的同时,感受竞技的乐趣。

茶担舞、陶艺制作、娄塘美食等非遗项目则引起了诸多外国友人的兴趣,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采摘游,是草莓节必不可少的“重磅环节”。中外游客们走进“莓丽乐园”附近的草莓大棚,实地了解灯塔村“一村一品”特色农产的发展历程,体验采摘乐趣。 

灯塔村草莓种植历史悠久、栽培技术先进、农民参与面广,目前全村草莓种植面积达到1065亩,是名副其实的“草莓之乡”。自2016年嘉定工业区第一届草莓节成功举办以来,“农灯”草莓品牌逐渐进入游客视野。在当地农户多年兢兢业业的栽种培育和推广下,“农灯”草莓开辟出一条集精品化、标准化、品牌化合一的发展路线,为当地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今年的草莓采摘季预计将于4月中结束,而沥江生态园的“三花节”将持续至5月12日,目前园内的早桃、油菜花已开放,梨花近期也将逐步盛开。令人期待的是,今年园区又新增了数十棵樱花树,届时,游客还可以领略“四花齐放”的别样美景。

除了赏花踏青,游客还可以在竹桥老街手工年糕、沥江蒸糕、沥江梅山粽、草头饼、娄塘塌饼等各种当地民间小吃,并体验手工制作蒸糕、包粽子、挤牛奶、野营烧烤、采摘蔬菜、挖春笋等丰富多彩的游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