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青”力而为!百名嘉定学子“上岗”文明城区“创建助理”
青少年志愿者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力军,如今,利用假期,越来越多学子走进社区,化“被动”为“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实践。在嘉定工业区就有这么一个“创建助理”项目,经过三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激发和引领青少年参与社区治理、文明创建的有效路径,实现了学生社会实践与社区创新治理的双向奔赴。结合优势特长设岗,让“课堂”更有意义。“大家先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嘉定区中心医院’,选择底下的‘就诊服务’,进入‘预约挂号’这一栏,然后对应选要看到门诊或者专家号……”在南苑党群服务中心区我嘉·邻里中心二楼,来自嘉定一中的学生正向老年居民讲解如何网上预约挂号。学生们围绕在居民身边,手把手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主动帮老人答疑解惑。“他们教得比自家孩子可耐心多了。”活动赢得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高一学生董乐说:“就像我爷爷奶奶,许多老年人不会很流畅地使用智能手机,我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也能享受到‘便捷’。”在“创建助理”项目中,结合高中生的优势特长开展“智慧助老”活动,让“银发”一族也能享受数字化生活的便利,而化身“小老师”的学生们也是乐在其中,体会到了“授人以渔”的快乐。
融合自治项目设岗,让“实践”更接地气
炎炎夏日,庆阳社区楼道里多了一群身影,“创建助理”正带领着“娃娃楼长”扫楼。无论是去除黑广告、修补墙面,还是清理废纸箱,他们合作默契、得心应手。“今年是我们社区‘娃娃楼长’项目的第七个年头,正好‘创建助理’也来社区报到,我们就想着让‘助理’带着‘小楼长’,通力合作进行志愿服务,将大哥哥、大姐姐身上担当奉献的精神传递给娃娃们。”庆阳社区党总支书记甘燕萍说。
因为对小区环境更为熟悉,“娃娃楼长”主要负责“发现问题”,而“创建助理”则帮忙“处理问题”,若是遇上能力范围外的难题,由“助理”逐一记录汇总给居委工作人员,有时孩子们还会开动脑筋,附上自己的金点子。透过青少年的视角,借助青少年的智慧,给社区治理工作带去别样的启发。
紧贴问题难点设岗,让“青声”更有号召
在永盛社区,紧邻福海路的东南门人流车流量大,这些天的早高峰时段,门口多了几抹“绿”,“啄木鸟”纠错行动如火如荼。为了提示居民文明出行,“创建助理”们早早蹲守在小区出入口,“捕捉”来往的不文明行为。“骑车请佩戴好安全头盔。”在“创建助理”周子祥的劝导下,居民张先生从车尾箱里拿出头盔戴上。天气炎热,不少骑车人都抱着侥幸心理忽视了安全,学生们希望通过纠错行动让交通安全深入人心。
这个暑期,类似的志愿服务、文明实践行动在嘉定工业区各个社区轮番上阵,而活动的“主力军”正是这群“创建助理”。经前期招募,今年共有来自全区各校的130余名高中生“上岗”嘉定工业区文明城区“创建助理”,而项目启动至今,累计已有近600人次参与。通过不断优化“岗位”设置,推动学生社会实践和社区治理需求更好地契合、互补、联动,让青春“助燃”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