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工业区迎来解封 南北两区尚不可跨区通行
经过一个多月的封控,5月6日上午6时起,嘉定工业区各个防范区陆续启动解封,成为嘉定区第二批有条件解封的街镇。按照“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的工作要求,各小区(村组)分四批错时放行,市民可凭通行证出门,前往附近商超、集贸市场、药店等白名单经营场所。上午8点刚过,在丰怡社区,已经有不少居民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晒在太阳下、走在春风里,有序走出小区就近购物……原本被按下“暂停键”的生活,逐渐恢复了节奏,街头也多了份久违的“热闹”。
“先去买点菜,晚上家里好好吃一顿。”居民范建生说,昨晚他就计划好了今天的行程。刚走出楼道,他就遇到两位志愿者为每位外出居民登记楼道号码、人员姓名、手机号码和出入时间等信息。把信息登记工作前置、分流至各个楼道口,一方面可以避免人员过度集中、减少排队等候时间,一方面有效缓解了小区出入口的拥堵情况。
“为了避免出行高峰时段,居民都集中在大门口,我们按照楼道号一分为二,将放行时间分成8点和8点半两个批次。”丰怡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王晔说,“此外,我们还在每个楼道下设置了志愿服务点,为居民完成前期的登记工作,在大门口的志愿者只需要复核时间即可,以便快速通行。”
上午9点不到,居民严慧英手里拎着两袋子果蔬,满载而归。“走出家门我就直奔附近的胜辛农贸市场,买完赶紧回来。”严慧英说,“打算做一顿丰盛的和家人庆祝一下。”严慧英边走边和老邻居们打招呼,唠几句家常,满心的欢喜从眼角溢出。
在福海路的联华超市入口处,居民们排队、测温、扫场所码、手部消杀后有序入场,大家都自觉地全程佩戴口罩。“平时路上空空荡荡的,今天超市来了不少人,感觉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联华超市嘉定区域社区配送负责人周苈说,来往的面孔都让她感到亲切。为了尽可能保证每位居民都能买到日常所需,超市方面已提前备足货源,近3万吨的蔬果、400桶食用油、近600袋大米……
上午10点左右,超市迎来了售卖小高峰,前来购买商品的顾客排起了队,超市在付款、称量等处安排专人维护秩序避免拥挤。周苈说:“线下营业前,我们已经对超市进行了全面专业的消杀,每天员工需要测体温、消毒后进入工作岗位,每日营业结束后,我们再进行全范围消杀。”
工业区北部农村地区也陆续分批次迎来解封,上午6点,在雨化村北和公路关口,不少村民手拿通行证登记出行。雨化村党总支书记姜方华说:“我们雨化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为尽可能减少关口人流拥挤,我们采取分批次错峰放行,1组到5组6:00-10:00,6组到11组8:00-12:00,关口派人24小时值守,严格做好人员管控。”
时间到了上午9点,已有部分村民采买完物资返回。家住雨化村9组的杨壮辉骑着小电驴,装着大米、油、蔬菜等返回家中,杨壮辉说:“我去了朱桥农贸市场,市场里的货还是很充足,基本想买的都买到了。”
据了解,雨化村村内惠民超市也已开放线下购买,营业时间为上午8:30-11:00,下午13:00-17:30,店内同时允许6-8位顾客选购,进店均要扫场所码。超市货架上,米面粮油、生活用品、饮品速食摆放整齐、数量充足。惠民超市负责人朱祖明表示:“我每天都会进货,虽然货品门类不是很多,基础必需品都能买到,我们超市就开在村里,对老年人来说很方便。”
解封首日,工业区辖区内共有65家商超、水果店、18家餐饮店、13家药店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限时限流有序开放经营,保障市民日常生活所需。
据悉,针对解封后防范区的出入管理,工业区严格实行“个人防护,严禁聚集”的要求,人员出入限步行或非机动车,实行“一户一证、一次一人、凭证出入、限时出行”的管理模式,每天6:00至18:00凭证出入,出小区(村组)需查看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24小时抗原检测阴性证明,外出原则上不超过4小时。外出期间,仅限前往指定超市、药房、菜场,原则上不得离开工业区辖区范围,不得流动到封控区、管控区。为控制疫情,工业区南
此外,工业区辖区内的管控区、封控区,按防疫工作要求,原有管控措施和物资保供渠道保持不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地、养老院及复工复产企业人员继续实行闭环管理;外出就医人员和陪护人员返回须进行抗原检测,抗原检测阴性方可入内,并实行居家静默三天,每天抗原检测,如抗原结果异常及时上报,期间参加社区核酸检测,实行上门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