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四位一体”成就“四分之一”,“示范”背后的市容环境提升“密码”

近日,2021年新创上海市市容环境综合管理达标街道(镇、乡、工业区)和示范街道(镇、乡、工业区)出炉,嘉定工业区获评“示范”,成为全市新创示范街镇中的4家之一。近年来,嘉定工业区在环境综合治理中,着力做细、做深、做实以“管理为核心、自律为关键、作业为基础、执法为保障”的“四位一体”市容环境管理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突出管理核心,把目标任务做“活”对标示范创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闭环运行”的工作体系,形成覆盖责任分工、信息沟通、工作指导、失职追责的八大保障机制,做到任务细,责任明,管理严、排查紧。责任任务清单化,建立20余项考核清单,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图表化,形成沿街商铺生活垃圾日常监管流程图,明确“该谁干”、“干什么”、“怎么干”。方法手段智能化,城管执法人员通过“上海城管”APP,高效完成任务派遣、案件办理、法条查询等业务工作。管理模式集约化,健全“管执联动”机制,发挥“一网统管”信息集成管理优势,通过把人、事、物、地、组织等资源汇聚到“一张网”上,实现动态监管,形成问题发现、移送、处置工作闭环,提升问题发现力和处置力。

突出自律关键,把群众参与做“热”

调动各方力量,倡导辖区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助力区域品质提升,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更充分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壮大志愿服务矩阵:建成“1+42+x”志愿服务站点矩阵,充分调动企业资源,联合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部、京东亚洲一号等知名企业,搭建职工群众参与平台,2021年来,在顽症治理“十清”、“三五”行动中,累计参与志愿者2万人次、整治难点80余个、清运无主垃圾272吨。创设商汇自律联盟:动员1000多家沿街经营企业、商户,成立花都商汇自律联盟、嘉福汇·红土商汇自律联盟,形成沿街商户自我管理机制,树立一批门责自律和店招店牌自我管理规范商户,带动全体商户提升自律水平。目前已累计签订门责自律承诺书906份,签订户外广告安全责任书600余份,覆盖率达100%。

突出作业基础,把环境治理做“实”

坚持深度治理与环境美化两手抓、双推进,开展市容环卫再提升、市政设施再整修、园林绿化再升级、街面秩序再规范、重点问题整治到位、公用服务保障到位、创建氛围营造到位、安全隐患排查到位八大行动。以叶城路沿线路口为辐射点,打造不同主题的绿植景观,目前已完成景观道路改造3条,总长近3000米。在“一河一路”景观步道工程中,增设沿河公共座椅13个。在美丽街区建设中,增设沿街公共座椅22个,打造一座可以“坐下”的城市。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做好河道清淤、堤坝清理美化等修复工作,对许家泾等104条河道开展轮疏及美化工程,总里程60余公里。在设施管理方面,按照“三定”原则对12个便民服务点重新规划,集中设置一批符合民生需求、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的亭棚设施。常态推进户外设施“三严”治理,创建至今,对户外招牌安全检测176处,拆除违法户外招牌96处,开展外立面整治6000平方。

突出执法保障,把共治合力做“强”

加大执法保障力度,建立“十三个责任部门”共同参与的整治小组,打出整治“组合拳”,形成“联查、联处、联治、联创”的“四联”管执联动机制,做到部门间信息互通、业务协作、资源共享,从“各自为战”到“形成合力”。依托城管社区工作室,布局市容工作点,进一步加强与社区“三驾马车”、民警、社区城管等力量的对接,形成环境共治机制。针对社区小包垃圾乱扔现象,市容工作点迅速反应,制定联合整治方案。通过延长投放时间,加大志愿者力量投入,执法部门定期抽查等方式,有效解决小包垃圾落地问题。2021年4月以来,累计开展分类“夜鹰行动”32次,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教育告诫近300人次,社区覆盖率100%。目前,“夜鹰行动”已被市城管执法局作为垃圾分类先进做法向长三角地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