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19-00018 | 发布机构: | 嘉定工业区 |
发文日期: | 2019年01月29日 | 主题分类: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关键词: |
2018年上海市嘉定区嘉定工业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18年上海市嘉定区嘉定工业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19年1月21日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由嘉定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编制。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特色亮点工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其它相关工作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指标统计表。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年度报告电子版可从“上海嘉定”门户网站(www.jiading.gov.cn)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与嘉定工业区管理委员会联系(办公室电话:39966500,电子邮箱:gongyequ@jiading.gov.cn)。
一、概述
2018年嘉定工业区政府公开工作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及完成年初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要求实施,并紧密结合工业区实际工作,认真贯彻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并进一步地加大政府公开工作的推进,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全年工业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作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以及答复工作均得到顺利开展。
二、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特色亮点工作:
工业区加快媒体融合,增强政务公开实效,提升信息宣传的传播力。改进工作流程,形成“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模式。整合建强网络宣传阵地,《园区信息》《百姓话坛》微信版上线,完成机关职能部门各微信号整合,委托腾讯大申网开发部门信息统一发布平台,规范编发流程。开展深度策划,结合重大主题和自身特色,推出了《大调研大走访》《改革开放看园区》《打响四大品牌》等反映时代风貌、具有时代印记的重点新闻产品。创新表达方式,做优嘉定工业区微信号,运用微视频、动漫、图说等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活化新闻,讲好故事,释放网络宣传强效能。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嘉定工业区2018年共梳理政府文件184件,累计主动公开政府文件83件,依申请公开政府文件0件,财政预决算文件28件,人大代表政协提案办理1件,门户网站累积公开便民公告信息27件,专项启事157件。
(二)每月做好相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将文件公开在政府网站和工业区门户网站的同时按要求送至区档案馆和图书馆。今年我们大力推进工业区微信公众号,公开群众关心的一些政府信息及便民公告。今后,我们继续不断拓宽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与渠道。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2018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件,其中,网上申请3件,当面申请0件,信函申请0件,其它形式申请0件。对依申请公开办结率件,按时办结率为100%。
(二)无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等情况
嘉定工业区2018年度发生针对本工业区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0件。发生针对嘉定工业区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0件。发生针对嘉定工业区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举报申诉0件。
六、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8年,嘉定工业区政府信息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也有一些薄弱环节。
(一)主动公开工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完善,拓展新的信息公开形式。根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2019年继续寻找新亮点,探索创新开展工业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推进力度,加强工业区全体机关干部人员的政务公开意识,全面提高政务公开业务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积极转变公开理念,认真做好下一阶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七 、说明与附表
(一)其他说明
本年报统计期限为: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二)附表
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 ||
(2018度) | ||
统计指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条 | 83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0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条 | 0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次 | 0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0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0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0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3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0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0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3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0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3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3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0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3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0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0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0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0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0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3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0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0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六、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元 | 0 |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0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0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1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1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万元 | 5 |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12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1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200 |